同仁堂: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0% 心脑血管产品前景好

同仁堂:融资净买入1620.8万元,融资余额19.69亿元(08-27)
同仁堂融资融券信息显示,2021年8月27日融资净买入1620.8万元;融资余额19.69亿元,较前一日增加0.83%
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5601.63万元,融资偿还3980.83万元,融资净买入1620.8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3.55万股,融券偿还6.69万股,融券余量58.37万股,融券余额1942.7万元。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9.89亿元。

同仁堂股东户数增加17.14%,户均持股52.32万元
同仁堂2021年8月26日在半年度报告中披露,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0.71万户,较上期(2021年3月31日)增加1.57万户,增幅达17.14%。
同仁堂股东户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4.11万户。其中,公司股东户数处于1万~2万区间占比最高,为25.20%。
2020年9月30日至今,公司股东户数显著增长,区间涨幅为24.07%。2020年9月30日至2021年6月30日区间股价上涨51.41%。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最新总股本为13.71亿股,且均为流通股。户均持有流通股数量由上期的1.5万股下降至1.28万股,户均流通市值52.32万元。
同仁堂户均持有流通市值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医药生物行业A股上市公司平均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为41.62万元。其中,24.93%的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13.5万~27万区间内。

年中盘点:同仁堂半年涨70.92%,跑赢大盘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收盘,同仁堂报收于40.85元,较2020年末的23.90元上涨70.92%。2月4日,同仁堂盘中最低价报23.50元,股价触及上半年最低点,5月28日股价最高见44.69元,最高点相较于年初最大涨幅达到86.99%。上半年共计1次涨停收盘,无收盘跌停情况。同仁堂当前最新总市值560.25亿元,在医药制造板块市值排名19/278,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276/4445。
沪深股通持股方面,截止2021年6月29日收盘,同仁堂沪深股通持股市值1.32亿元,较期初减少5861.18万元;沪深股通持股量占A股比值为0.23%,低于期初的0.58%。
大宗交易方面,截止6月30日收盘,2021上半年同仁堂共计1天出现大宗交易,交易笔数共计4笔,交易金额共计2211.03万元,均为折价交易。

600085同仁堂
同仁堂中报实现归属净利润约6.24亿元
8月25日晚间,同仁堂(600085)披露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的营业收入约73.59亿元,同比增长22.58%;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6.24亿元,同比增长29.91%。
同仁堂拥有包含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加工、中成药生产、医药物流配送、药品零售、中成药研发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以生产和销售传统中成药为主业。截至报告期末,同仁堂商业下属门店为900家,实现营业收入约43.6亿元,同比上升29.03%,营业利润25395.69万元,同比上升86.63%。

同仁堂(600085):业绩超预期 构筑“品牌+品种”护城河
类别:公司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屠炜颖/邹朋 日期:2021-08-29
1H21业绩高于我们预期
公司公布1H21年业绩:营业收入73.59亿元,同比上升22.58%,归母净利润6.24亿元,对应每股盈利0.455元,同比增长29.9%,业绩超预期,主要是Q2工业板块恢复增长超预期。扣非归母净利润6.17亿元,同比增长29.57%。
发展趋势
同期疫情影响基数较低,子公司恢复良好。分板块看,1H21公司工业板块收入45.3亿元(同比+19.71%),同比去年疫情期间恢复良好,继续推进大品种战略;商业板块收入43.2亿元(同比+29.01%),主要由于市场逐步回暖,公司积极开展线下活动并探索新零售模式,提升顾客体验感,上半年公司门店总数达900家。分子公司看,同仁堂科技收入26.7亿元(同比+23.45%),净利润4.7亿元(同比+16.72%);同仁堂国药收入5.9亿元(同比+13.7%),净利润2.4亿元(同比+13.14%)。
整体毛利保持平稳,经营性净现金流大幅改善。1H21公司综合毛利率47.97%,同比下降0.51ppt,主要是低毛利率的商业板块增速较快;销售费用率19.33%(-2.13ppt),管理费用率9.14%(-0.86ppt),控费效果显著。经营性净现金流18.83亿元(同比+59.45%),改善明显,主要因为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
持续推进大品种战略,多线深化营销改革。在原有丰富品种基础上,公司围绕经典名方产品开展研发,已初步筛选出20个经典名方,并对10个经典名方进行深入研究;并对重点品种启动适应症二次开发,已完成同仁牛黄清心丸治疗缺血性眩晕等多个项目的药效预探索。营销改革方面,公司探索多渠道协作,根据市场认可度不同采取针对性营销模式,包括开展特色终端动销活动、试点门店小规模铺货、学术推广等;通过压缩经销层级,开展价格检查等方式建立与经销商的健康合作;积极采取平安好医生等新媒体渠道精准投放广告。我们认为,公司持续推进大品种战略+营销改革有望加宽“品种+品牌”护城河,在品牌OTC领域更加具备成长优势。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公司疫后业绩恢复超预期,我们上调2021/2022年净利润6.7%/8.9%至12.59亿元/14.4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2年36.3倍/31.6倍市盈率。维持跑赢行业评级,考虑到增速上调,且公司品牌价值在医药新零售时代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上调目标价34.5%至42.00元对应45.7倍2021年市盈率和39.8倍2022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26.0%的上行空间。
风险
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营销效果低于预期,新产品增长低于预期。

同仁堂(600085)公司深度报告:国企混改可期、聚焦大单品提升盈利能力
类别:公司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鹏/吴欣 日期:2021-08-23
利空因素部分出尽,业绩反弹增长可期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华老字号,品牌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打通产业链形成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物流配送、药品零售一条龙,公司品种储备丰富,覆盖心脑血管、补益、清热、妇科等领域,心脑血管类代表品种包括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愈风宁心滴丸、偏瘫复原丸等;补益类代表品种包括六味地黄系列、金匮肾气系列、阿胶系列、五子衍宗系列等;清热类代表品种包括感冒清热系列、牛黄解毒系列、牛黄清胃系列等;妇科类代表品种包括同仁乌鸡白凤系列、坤宝丸、调经促孕丸等。
公司近年来营收略有下降,归母净利润较为稳定,随着疫情逐渐受控,药品零售业务恢复,公司2021 年上半年业绩反弹明显。2019 年业绩下滑系部分核心产品产能转移,新厂进度低于预期,导致产销量下降所致。2020 年公司实现营收128.26 亿元(-3.40%),归母净利润10.31 亿元(+4.67%),系疫情不利影响所致。今年伴随疫情逐渐受控,国内外药品零售业务恢复,公司2021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7.06 亿元(+33.24%),归母净利润3.18 亿元(+22.33%),成本与费用控制稳健。子公司同仁堂国药近期公告中期业绩,2021H1 实现营业收入5.89 亿元(+22.87%),扣非归母净利润2.22 亿元(+17.94%),业绩反弹明显。
聚焦大单品提升品牌力,混改有望提升盈利能力公司估值近五年陷入增长瓶颈期,我们认为其原因在于: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集团共用金字招牌削弱品牌穿透力增加舆情风险、国企机制市场活力不足亟待混改。今年6 月,同仁堂集团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要求全系统充分认识改革重要性,狠抓重点任务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着力解决掣肘问题,突破发展瓶颈,推动集团迈向高质量发展。公司作为集团下属核心子公司,是改革的发力点,有望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
2020 年,公司启动“4+2”营销模式改革,成立品种运营、终端、医疗、药酒等四个事业部和大品种、发展品种两个专项小组,拓展线上营销,激励多渠道营销创新。未来公司将突出大品种,稳固发展品种,提升品牌力。人口老龄化下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群增长迅速,公司心脑血管系列产品位于高景气赛道,公司用独门工艺维持安宫牛黄丸药性稳定、双天然原料形成疗效壁垒,历年来单价提升迅速,保值增值消费属性强,未来仍有增长空间,我们认为国企改革有望提高公司盈利能力,量价齐升趋势下进一步释放利润;补益类产品受益于消费升级,2020 年度营收和毛利率实现双增长,未来有望继续助推公司业绩增长。
传承与创新双轮驱动,百年品牌活力十足
消费升级叠加监管趋严,行业向高质量转型,利好品牌名药。从产业环境及国家政策来看,中医药发展迎来历史性契机,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打造产品护城河。公司十三五期间完成多个新产品研发,推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如已面市的“巴戟天寡糖胶囊”,填补了我国中药在治疗抑郁症领域的空白。二次研发的产品愈风宁心滴丸,发挥了滴丸分解吸收快、起效快的优势,可在冠心病治疗中发挥时效性。
药材的优劣、炮制技艺是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公司加大药材鉴别与炮制人才培养力度,在传统师带徒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式,通过“四带四促”党建创新文化传承行动、首席技师工作室、师徒班、脱产短训班等形式,着重培养青年职工,进行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同仁堂股份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品牌影响力大,估值瓶颈期系产能转移和疫情影响下形成收入低基数、国企体制市场活力不足和品牌共用舆情风险增加等因素影响。伴随集团国企三年改革行动的后续落地,公司有望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市场活力和盈利能力,伴随疫情逐渐受控下国内外业务恢复性反弹,聚焦大单品战略的实施,人口老龄化及消费升级逻辑下公司高毛利类心脑血管类产品和高成长类补益类产品放量,公司业绩有望触底反弹,增速具备潜力,有望突破估值瓶颈期,凸显投资价值。
基于以上盈利假设条件,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8.77亿元、193.36 亿元和232.0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9 亿元、16.09 亿元和20.58 亿元,EPS 分别为0.90 元、1.17 元和1.50 元,对应PE 分别为37X、29X 和22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医药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国外经营贸易政策风险,国企改革行动实施风险,疫情反弹风险。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