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泰来(603659):产业链加速布局 受益负极一体化
类别:公司 机构: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武浩 日期:2022-01-21
事件:近期,公司发布 2021 年业绩预告,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7.0-18.0亿元,同比增加 154.63%到 169.61%。
点评:
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公司 21Q4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4.7-5.7 亿元,环比增长 3-25%。业绩的增长主要是由于 1)下游客户需求强劲,公司产能扩张较快;2)公司通过一体化产业链布局和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提升了盈利能力。
石墨化维持紧平衡,受益于负极材料一体化。中长期看,受能耗双控的影响,负极石墨化行业扩张受限。在新能源车等下游需求的拉动下,石墨化供需相对紧张,石墨化价格从 2021 年初的 1.5 万元/吨左右上涨到当前的 2.4 万元/吨左右。短期看,受冬奥会影响,石墨化产能核心聚集地乌兰察布等地的产能有无法完全释放的风险。在 2022 年石墨化供需紧张的背景下,随着公司内蒙古二期石墨化等产能的释放,石墨化自供率上升,有望迎量价齐升。
产业链布局加速,逐步成长为锂电材料平台性企业。公司是人造石墨龙头企业,同时不断布局锂电设备、PVDF、隔膜、铝塑膜等环节,1)pvdf方面,控股子公司乳源东阳光氟树脂有限公司拟在当前 0.5 万吨 PVDF产能基础上新建 2 万吨/年 PVDF 与 4.5 万吨/年 R142b 项目。2)锂电设备:截止 2021 年上半年,公司涂布机业务(不含内部订单)在手订单超过 30 亿元,同时计划在肇庆投资 14 亿元建设锂电自动化设备项目;3)隔膜: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独立涂覆隔膜加工商,2021 年上半年涂覆隔膜及加工出货量占同期国内湿法隔膜出货量的 31.88%。公司未来有望发展为锂电材料平台性企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营收分别是 93.07、137.69、175.41 亿元,同比增长 76.2%、47.9%、27.4%;归母净利润分别是 17.11、29.82、38.66 亿元,同比增长 156.3%、74.2%、29.7%。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58.75、33.72、26.01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变化风险。
璞泰来(603659):业绩预告符合预期 多轮驱动持续高速成长
类别:公司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烁/曾韬/江鹏 日期:2022-01-21
预告2021 年盈利同比增长155-170%
公司发布2021 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7.0-18.0 亿元,同增155%~170%,扣非归母净利约16.0~17.0 亿元,同增157~173%。对应测算4Q21 归母净利润约为4.7~5.7 亿元,同增86~126%,环增长3~25%,业绩复合我们此前预期。
关注要点
负极:公司从造粒起家,一砖一瓦持续补齐负极各段工序,2021 年石墨化自供率持续提升,带动负极单吨净利稳步向上,我们预计2021 年底公司石墨化自供率约为70~80%,持续看好公司负极的一体化布局和产能扩张。
量:下游需求向好,公司4Q 出货量同比大增。根据鑫椤锂电数据2021 年负极出货量预计超过73 万吨,同比增长58%,其中4Q21 出货量约为25 万吨。我们预计公司全年负极业务出货量约为9.5~10 万吨,同比增长51-59%,其中4Q21 出货量预计为2.3~2.5 万吨 盈利:4Q21 期间公司公司石墨化率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4Q21 负极单吨净利润(含石墨化)超过1 万元/吨。我们预计到2021 年底公司已形成15 万吨负极产能以及12 万吨的石墨化产能,随着四川基地以及内蒙兴丰二期的逐步投产,我们预计到2022 年底公司负极/石墨化产能有望达到20/17 万吨。
其他业务:1)隔膜:我们预计4Q21 期间公司隔膜业务进一步放量,出货量约为5.5-6 亿平,随着公司在四川基地的产能落地,我们持续看好公司隔膜产能扩张下的业绩弹性。2)锂电设备:公司逐步从涂布机业务拓展至叠片、卷绕等其他锂电设备环节,公司锂电设备在手订单充沛,持续看好其拓品类的业务布局。3)PVDF:子公司东阳光拟在0.5 万吨的PVDF 产能基础上进一步新增2 万吨/年的PVDF 和4.5 万吨的R142b 产能,并于2024年前全部投产,我们持续看好PVDF 为公司带来在产业闭环布局的贡献。
估值与建议
我们维持2021 年净利润17.5 亿元预测不变,公司石墨化自供率进一步提升且出货量向好,我们上调2022 年净利润10%至28.0 亿元,并引入2023年净利润37.5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23 年35.5x和26.5x市盈率。我们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195 元目标价,对应2022/23 年48.4x和36.1x市盈率,对比当前股价仍有36.4%的上涨空间。
风险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变动,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