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科技股票怎么样
11月17日,中天科技盘中最高价19.68元,股价连续五日创历史新高。截至收盘,中天科技最新价为19.35元,上涨6.61%,全日成交金额达到42.79亿元,换手率7.32%。根据最新收盘价进行计算,中天科技总市值为593.31亿元。
12月2日,中天科技盘中跌幅达5%,截至9点37分,报17.06元,成交2.79亿元,换手率0.52%。
中天科技:12月1日融资净买入1779.97万元 环比减少35.63%
中天科技(600522)融资融券数据显示,12月1日融资买入2.10亿元,融资偿还1.92亿元,融资净买入1779.97万元,当前融资余额为24.13亿元。
融券方面,融券卖出19.08万股,融券偿还54.87万股,融券净偿还35.79万股,当前融券余量为236.12万股。
综合来看,中天科技12月1日融资融券余额较昨日增加973.35万元至24.56亿元。
11月30日,中天科技获沪股通增持40.59万股,最新持股量为1.88亿股,占公司A股总股本的6.13%。
截止2021年12月1日,6个月内共有6家机构对中天科技(600522)的2021年度业绩做出预测,预测2021年净利润均值为4.17亿元,较去年同比下降81.68%。其中,3家机构“买入”,2家机构“增持”,1家机构“审慎增持”。目标价格预测23.94元。
以下是详细的预测信息:
中天科技(600522):与三峡电能共建1GWH储能电站 储能巨头步入高速成长期
类别:公司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凯 日期:2021-12-02
光缆电缆龙头发力新能源,业务景气度高。中天科技是国内光纤通信、电力线缆龙头企业,光缆拥有光棒-纤-缆一体化生产能力,电缆拥有特种导线、OPGW、ADSS、装备线缆等产品,业务覆盖通信、电网、海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领域。2021 年前三季度,受益于海缆业务快速放量,公司营收实现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收入374 亿元,同比增长23%;受高通业务计提存货减值等影响,归母净利润4.9 亿元,同比下降69%。
储能业务将是中天科技重点发展方向,业务不断破局。中天科技全力争当“双碳”
超长赛道主力军,现已形成以新能源为突破、海洋经济为龙头、智能电网为支撑、5G 通信为基础、新材料为生长点的产业布局。在新能源方面,公司以“3060” 低碳绿色为指引,定位光、储、箔细分领域,以实现“强化光伏产业集成,扩大储能产业优势,加快铜箔产业布局” 为发展目标,深度布局新能源产业。
公司已深度布局储能业务。公司以大型储能系统为核心,发力电网侧,用户侧及电源侧储能应用。公司已形成含电池正负极材料、结构件、铜箔、锂电池、BMS、PCS、EMS、变压器、开关柜、储能集装箱等核心部件的完整储能产业链,可实现电网侧储能电站所需设备内部自主配套率95%以上,用户侧储能电站所需设备内部自主配套率99%以上。
中天已承接众多优质储能项目。中天参与承建诸如国家电网首批镇江东部电网侧66MWh 储能电站、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电网侧湖南一期长沙芙蓉52MWh 站房式储能电站、全球最大的电网侧江苏二期昆山48.4MWh 储能电站、全国最大的用户侧动力电池规模化梯次利用工程储能电站等多项重大工程项目。
与三峡电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1GWh 共享储能电站建设。2021 年11 月29 日,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三峡电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综合优势,在光伏、储能的投资开发、信息共享、建设运营、技术服务等方面形成全面合作,进一步整合光伏、储能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优质资源,共同推动江苏区域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签订后双方将成立专班共同推进如东500MW/1000MWh 共享储能电站建设工作,计划在2022 年12 月份实现并网。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 年储能业务收入约7-8 和14-15 亿元.
除储能业务外,公司海洋业务、光伏业务均有望实现快速增长。(1)海洋业务:公司秉承“核心产品系统化,工程服务国际化”的战略方向,技术研发面向深远海,市场布局面向全球化,持续深耕海底光缆、海底电缆、海底光电复合缆及海缆施工船机等海洋装备,现已具备海缆-海底观测、勘探-海缆敷设-风机施工于一体的海洋系统工程总集成能力,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信息互联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2)公司具有光伏电站产品产业链及服务体系,主要业务包含光伏系统产品供货、光伏资源开发、工程总承包及电站运维。十四五期间,中天科技将与如东县国有公司实施战略合作,利用如东地面及海域光伏资源优势,实施光伏项目建设。中天科技在如东规划的2021 年光伏装机规模约300 万千瓦,并带动合计超230 亿元光伏材料、储能系统、电气设备的收入。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高端通信业务风险释放已近尾声,对公司主业影响较小。
公司为国内光纤通信、电力线缆龙头企业,并不断拓展新业务,向新能源巨头转型。考虑到光纤光缆行业景气度攀升、海洋业务快速放量、储能业务和光伏业务快速增长,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为1.77 亿元、39.16 亿元、42.30 亿元,对应21-23 年PE 分别为310x、14x、13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纤价格景气周期回落;海洋业务景气度下滑,减值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