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526科前生物 动物非强免疫苗龙头 新品巩固优势

科前生物公司简介,公司消息

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专注于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动物防疫技术服务,公司是国家发改委授予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688526科前生物

接连遭遇“非洲猪瘟”“新冠疫情”两场遭遇战,国内猪价连续两年维持高位运行,动物疫苗在此期间持续处于风口。主营猪用疫苗、禽用疫苗和宠物疫苗的科创板上市企业科前生物(688526),近两年保持大幅盈利,并于9月22日成功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20亿元,而去年全年净利润总额仅为2.43亿元。
科前生物主要产品为猪用疫苗(猪用活疫苗、猪用灭活疫苗)和禽用疫苗(禽用活疫苗、禽用灭活疫苗),其他产品主要为宠物疫苗和兽用诊断试剂盒。2017年和2018年,公司在国内非国家强制免疫兽用生物制品市场销售收入排名第二;在非国家强制免疫猪用生物制品市场销售收入排名第一,并分别于2011年、2016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市场认可度较高。
从营收来看,猪用疫苗是公司营收的主要贡献者,其中2019年公司猪用疫苗收入占公司营业总收入近95%,其次为禽用疫苗,占比3.6%;从毛利结构上看,2019年猪用疫苗毛利贡献占比85.9%,禽用疫苗毛利占比为9.4%。
凭借优异的产品组合及完善的营销网络,科前生物2016-2018年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2019年,非洲猪瘟影响导致我国生猪存栏大幅下滑,科前生物业绩受到较大影响,猪用活疫苗和猪用灭活疫苗销量同比分别下降34.56%和32.82%,公司营收同比下降30.9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7.62%。
但在2020年以来随着下游存栏逐步回升,公司业绩获得较大幅度上升。截止三季报,公司实现营收6.04亿元,同比增长55.37%,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67.48%。三季度末公司净利润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净利润。

科前生物股票行情
科前生物2020年12月21日收报41.86元,涨跌幅-4.19%,换手率4.60%。当日该股主力资金流入4380.59万元,流出4533.7万元,主力净流出153.11万元。其中,超大单流入328.54万元,流出685.85万元,净流出357.31万元。当日散户资金流入1.09亿元,流出1.07亿元,散户净流入153.11万元。
科前生物融资融券信息显示,2020年12月21日融资净买入329.55万元;融资余额1.93亿元,较前一日增加1.74%。
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2488.84万元,融资偿还2159.29万元,融资净买入329.55万元,连续3日净买入累计878.92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0股,融券偿还2300股,融券余量25.09万股,融券余额1050.26万元。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03亿元。

科前生物(688526):深度绑定集团客户 新品上市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
类别:公司 机构: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菲/刘丛丛 日期:2020-12-21
深度绑定集团客户,毒株竞争优势仍在。基于此前我们发布的《深耕行业二十载,成就非强免猪苗龙头地位》科前生物深度报告,并结合市场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们借此报告进一步阐述。
非强免疫苗的市场容量及天花板
我们认为:1)2-3 年时间,猪用疫苗优先受益于生猪存栏恢复,且深度绑定大型养殖集团的企业业绩增速要远高于行业增速。且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随着国内非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生物防控意识提升(2020 年秋冬母猪少打疫苗的问题已经显现),我们预计猪用非强免疫苗的需求恢复弹性更大。2)通过测算,我们认为中长期,随着我国养殖规模化提速,非强免疫苗仍有2 倍左右增长空间。
随着猪伪狂犬疫苗玩家增多,公司竞争优势能否维持
1)毒株上,短期内Bartha K61 被取代的可能性较低;另HB98、HB2000、SA215 等属本土分离的经典毒株,科前生物是业内最先研发并销售针对国内伪狂犬毒株的疫苗企业,虽然2011 年以后,国内猪场有多个变异狂犬病毒被先后分离出来,但变异毒株与疫苗株鄂A 株亲缘关系最近,而和Bartha 株亲缘关系较远。
因此从免疫效果上看,HB98、HB2000 株疫苗优势仍在。同时,2021 年预计上市猪伪狂犬病gE 缺失灭活疫苗(HNX-12 株),预计整体防疫效果进一步提升,巩固公司竞争优势。2)价格体系上,公司猪用、禽用疫苗自2016年以来整体销售单价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且主要产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公司新品及已有产品的强竞争力对稳定价格体系具有正向作用。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021/2022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31/12.27/15.94亿元,归母净利润4.07/5.96/7.48 亿元,EPS 为0.87/1.28/1.61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存栏回升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上市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共同实际控制人控制风险。

Related Posts